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详情

产业兴 百姓富 文旅融——庆阳加快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见闻

来源:庆阳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3-04-13 19:19:55

春风至,岁月向荣,万物至此皆生长。

环县羊只饲养量超365万只,全力打造百亿级肉羊产业大县;镇原县建成西北最大的白羽肉鸡产业基地;华池县根植红色基因,让百姓吃上“旅游饭”;西峰区精耕“一村一品”,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

近年来,庆阳市各县(区)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蓄能提速,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文旅融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资料图片)

精细耕作特色产业壮起来

初春,踏入环县西沟村境内,一条条柏油路宽阔平整,一方方梯田错落有致,一座座羊棚、草棚遍布庄前屋后……

在阳洼组村民刘银银家中,标准化羊棚、草棚一应俱全。刘银银家的羊棚内现存栏良种基础母羊70只,每年仅出售羊羔便可收入6万元。“现在羊吃的是配方料,由村里统一配送全日粮,羊羔长得快又壮。”刘银银说。

环县曲子镇西沟村村民刘银银给羊添饲料。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摄

西沟村组建了“饲草银行”,通过以草换“快餐”、以羊换“快餐”等多种等价置换方式,推动快餐饲料普及化,实现肉羊全面标准化喂养。去年以来,环县羊饲养量达到365万只以上,草羊产业产值突破55亿元,农民人均来自草羊产业的收入达到7000元。

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西沟村还提出了“金羊富民”五年行动,规划到2024年底建成甘肃省种草养羊亿元专业村、舍饲绿色养羊第一村。

环县曲子镇西沟村,工人在机械化运输草料包。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

“农”头企业进驻,延伸产业链,同样走活了镇原县白羽肉鸡产业发展这盘棋。

走进位于镇原县屯字镇包城村的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孵化中心,干净、宽敞的厂房整齐排列,车间的智能箱体式孵化器内,有正在孵化的种鸡蛋,还有陆续破壳而出毛茸茸的鸡苗。

镇原县屯字镇包城村的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孵化中心智能化孵蛋。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摄

“孵化中心年入孵种蛋量约为1.15亿枚,年产鸡苗量约1亿羽。”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吴国新介绍,该孵化中心是甘肃圣越1.2亿只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中的重要一环,全产业链项目达产运行后,可实现年创税3亿元以上,直接解决用工1万人,间接带动5万户10万人就业,进一步提升全县种植养殖、冷链物流、商贸包装、交通运输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拓宽渠道群众钱袋鼓起来

“有没有离家近点的工作?”“工资大概多少?”“什么时候培训?”……日前,在位于镇原县上肖镇南李村街道的劳务服务中心,前来咨询外出务工的农民络绎不绝。

镇原县上肖镇劳务服务中心,村民对接外出务工。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

上肖镇共有11个村3.8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19万人。近年来,在“镇有劳务服务中心、村有劳务工作站、组有劳务联络员”网格化服务体系的推动下,全镇年均输转劳动力达到1.4万人,劳务创收4.5亿元左右,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占人均纯收入80%以上。

而华池县的富民工程项目,则离不开南梁红色资源这座“富矿”。

近日,南梁镇荔园堡村村民郭翠玲夫妇的农家乐——“红色庄园”迎来了不少客人。“我们刚刚接了一个250人的研学团队,一天就收入了4000多元。”郭翠玲告诉记者。

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红色庄园农家乐。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摄

像郭翠玲这样借助红色资源发展农家乐的农户,在荔园堡村有很多。近年来,荔园堡村着力打造“红色饭庄”“壹号院”“鸡肉荞剁面”、标准化豆腐作坊、南梁民俗文化一条街等享誉省内外的品牌,把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形成了以红色旅游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在加强自身造血功能的同时,荔园堡村还依托东西部协作,积极建办豆制品加工帮扶工厂及山泉水厂,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我们每天生产1200斤豆腐,订单式发往吴起、志丹、西峰等地。”荔园堡村豆制品加工帮扶工厂技术员马建荣说。

华池县南梁镇山泉水厂,工人打包瓶装水。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摄

据南梁镇副镇长何树安介绍,该村办企业通过“村集体+公司+合作社”的模式运营,吸纳固定和兼职务工人员21人,带动周边76户群众发展豆制品产业,预计年销售额200万元,其中村集体分红占比60%。

创新改革村子颜值美起来

走进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村的重香四季生态庄园,亭台楼阁、湖光水色,露天火锅、雾气缭绕。在观景台上,休闲农舍、万亩大棚、体验采摘区一览无余。温室大棚里,一株株脆嫩辣椒苗鲜嫩水灵、长势正盛,工人们正忙着抢抓农时,移栽幼苗。

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村重香四季生态庄园,工人们正在移栽辣椒苗。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摄

去年,李岭村抢抓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机遇,围绕建设“善美李岭”目标,招引龙头企业,建成重香四季生态庄园,全力打造集种植示范、研学教育、采摘观光、休闲体验、消费品尝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农场种植的黄瓜、辣椒、油麦菜等上桌率高的蔬菜,主要供露天火锅使用,让游客感受从田间直达餐桌的绿色饮食。”李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怀涛介绍,以“蔬菜基地+家庭农场+生态餐厅”为特色打造的田园式生态庄园,每年可接待游客30万人,增加周边务工群众100余人,村集体经济收入可增加25.5万元。

西峰区肖金镇纸坊川区写生基地。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摄

紧盯自然优势,谋划园地合作,积极寻求新抓手和新盼头,西峰区肖金镇纸坊村也在不断提升乡村产业振兴“含金量”。

纸坊村地处蒲河川,土地平整肥沃,水资源丰富便利,常年绿水青山。纸坊村利用西环川旅游带的自然文旅资源,积极对接陇东学院,将纸坊村作为陇东学院综合实践创新基地,并逐步健全纸坊川区写生基地建设。

“目前,第一期实训学生24人已结束14天的写生实训,圆满结业,创造集体经济收入10000元。”肖金镇纸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一凡说,纸坊村写生基地为毛河小学旧址,自改造运营以来,成为外地及周边游客和学子写生画意的最佳之地。

华池县南梁镇政府广场上玩耍的孩子。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摄

特色产业蓬勃兴旺,农户增收渠道多元,乡村发展改革创新……行走在陇东大地的田间、工厂、农家,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农业项目、一排排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一面面氛围浓厚的文化墙,展示着一幅幅美丽乡村宜居宜业的新画卷。种优质粮、谋深加工、吃旅游饭、兴乡村业,庆阳迈步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汇聚成庆阳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庆阳融媒体中心供稿)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商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