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客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种植苗木(4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
每年3月至5月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种植苗木的时节,每到这个时候,成百上千名来自甘肃、宁夏等地的工人就来到库布其沙漠,通过劳作种植苗木换取酬劳,他们被当地人称为“治沙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治沙客会一直住在沙漠中的临时板房或者帐篷中。为了靠近种植作业区域,这些临时住所通常被安置在沙漠深处,治沙客所需的生活物资则需由专人驱车几十公里前往乡镇采购。
治沙客一般是两人一组,打孔、种苗、搬运等分工合作。在大漠深处,他们双手提着20多斤的钻机,一天得钻1000多个孔;抱着成捆的苗木在沙子里行走,一天得走十几公里。
库布其沙漠紧邻黄河,是我国第七大沙漠。经过多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输入黄河的泥沙减少八成,植被覆盖率达到53%。大漠治沙客在沙漠中留下汗水、种下绿色,在这些生态成就的背后,是他们的辛勤付出。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治沙客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种植苗木(4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治沙客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种植苗木(4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治沙客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种植苗木(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治沙客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种植苗木(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治沙客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种植苗木(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治沙客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种植苗木(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治沙客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种植苗木(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治沙客胡生宗夫妻两人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种植苗木(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治沙客周斌禄(右)和妻子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种植苗木(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治沙客毛福平前往下一片种植区域(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治沙客杨英前往下一片种植区域(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治沙客周斌禄前往下一片种植区域(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这是治沙客李向梅(左)和丈夫孔庆林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中的合影(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这是治沙客毛福平(左)和老乡刘金成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中的合影(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来自甘肃的朱虎明在修理汽车(4月26日摄)。今年,他带着20多名老乡来到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治沙。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这是朱虎明团队居住的临时板房,位于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4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干完活回到临时板房后,治沙客张子营擦洗脸部的沙尘(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干完活回到临时板房后,治沙客毛福平(左)和老乡刘金成在吃泡面(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干完活回到临时板房后,治沙客周斌禄清理鞋中的沙子(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干完活回到临时板房后,治沙客胡生宗(右)和妻子杨英与家人视频聊天(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干完活回到临时板房后,治沙客刘金成(中)与工友聊天(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商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